针灸和艾灸虽安全,但部分人群存在禁/忌,具体如下:
一、不适合针灸的人群
1. 凝血功能障碍者:如血友病、血小板减少患者,针灸可能导致出血不止。
2. 皮肤状态异常者:皮肤有感染、溃疡、湿疹、烧伤或破损时,易加重局部问题或引发感染。
3. 特/殊/生理状态女性:孕妇(尤其是腹部、腰骶部穴位)可能诱发流产;经期女性(除非治疗痛经,否则可能导致经量异常)。
4. 严重基础病患者:急性心肌梗死、严重高血压(血压未控制)、恶性肿瘤晚期患者,需在医生评估后决定,避免风险。
5. 精神异常或不能配合者:如躁狂症、意识不清者,可能因躁动导致断针、晕针。
6. 婴幼儿:婴幼儿皮肤娇嫩、配合度差,除非必要(如小儿脑瘫),否则不建议常规针灸。
二、不适合艾灸的人群
1. 实热证、阴虚火旺者:如口干舌燥、手足心热、便秘、咽喉肿痛者,艾灸的温热特性会加重“内热”症状。
2. 皮肤敏感或有损伤者:与针灸类似,皮肤有感染、烫伤、过敏(对艾草过敏)时,禁止艾灸。
3. 特/殊/部/位:面部皮肤薄嫩处(如眼周)、大血管处(如颈动脉、股动脉)、黏膜附近(如会阴部),不宜直接艾灸,避免烫伤或刺/激/过度。
4. 孕妇:腹部、腰骶部及部分活血穴位(如合谷、三阴交)禁止艾灸,以防流产。
5. 急性疾病发作期:如急性感冒发烧(高热)、急性炎症(如扁桃体炎急性期),此时需先清热,艾灸可能“火上浇油”。
三、两类治疗共有的禁/忌/人群
- 晕针灸者:既往接受治疗时出现过头晕、恶心、心慌、冷汗等“晕”的反应,需提前告知医生,谨慎操作或避免治疗。
- 极/度/虚/弱/者:如大病初愈、严重营养不良者,需在身体状态稍有改善后,由医生评估是否适合。
如果不确定自己是否属于禁/忌/人/群,建议提前咨询专业中医师,切勿自行操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