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建闽医堂小儿推拿培训班保健按摩培训中医养生培训招生信息——
以下是适合家庭操作的小儿保健按摩常用手法及穴位,简单安全,可调理常见问题(如积食、免疫力低下、睡眠不安等)。操作前需剪指甲、温暖双手,避开皮肤破损处,每次10-15分钟,每日1次。
一、基础手法
1. 推法
- 操作:用掌根或食指、中指指腹,单向直线推动皮肤(力度轻至中等,不带动皮下组织)。
- 适用:清热、理气、消食。
2. 拿法
- 操作:拇指与食指、中指相对,捏提肌肉或筋腱(力度适中,以孩子能耐受为准)。
- 适用:缓解肌肉紧张,提神醒脑。
3. 捏法
- 操作:拇指抵住皮肤,食中指前推,三指交替捏提皮肤(常用于捏脊)。
- 适用:增强体质,调理积食。
4. 揉法
- 操作:用指腹或掌根环形揉动局部皮肤(力度渗透,不摩擦表皮)。
- 适用:止痛、消胀。
二、常用保健穴位及手法
1. 补脾经(拇指桡侧缘)
- 操作:从指尖向指根直推300次。
- 功效:健脾和胃,改善积食、腹泻。
2. 摩腹(腹部)
- 操作:掌心顺时针摩动肚脐周围3-5分钟(力度轻,以孩子感觉舒适为宜)。
- 功效:消食导滞,理气通便。
3. 捏脊(脊柱两侧)
- 操作:从尾骨处开始,双手捏提皮肤,自下而上提捏至大椎穴,共5-7遍,每捏3下提1下(“三捏一提”)。
- 功效:增强免疫力,调理疳积、生长发育迟缓。
4. 按揉足三里(膝盖下3寸,胫骨旁开1横指)
- 操作:用拇指揉动100-200次。
- 功效:健脾胃,促消化,提高抗病能力。
5. 清肝经(食指末节掌面)
- 操作:从指根向指尖直推200次。
- 功效:平肝泻火,缓解夜啼、烦躁。
6. 捣小天心(手掌大鱼际与小鱼际之间中点)
- 操作:用中指指尖轻捣100次。
- 功效:安神镇惊,改善睡眠不安、惊风。
7. 推三关(前臂桡侧,腕横纹至肘横纹)
- 操作:从腕向肘直推200次。
- 功效:温阳散寒,适用于风寒感冒、虚寒体质。
8. 退六腑(前臂尺侧,腕横纹至肘横纹)
- 操作:从肘向腕直推200次(体温超过38.5℃时用)。
- 功效:清热凉血,缓解高热、阴虚火旺。
三、常见问题调理方案
积食/腹胀
- 补脾经300次 + 摩腹5分钟 + 按揉中脘穴(肚脐上4寸)100次。
风寒感冒初期(流清涕、怕冷)
- 推三关300次 + 拿风池穴(枕骨下凹陷处)5-10次 + 揉迎香穴(鼻翼旁开0.5寸)100次。
睡眠不安/夜啼
- 清肝经200次 + 捣小天心100次 + 按揉神门穴(腕横纹尺侧端)100次。
免疫力低下/体弱多病
- 捏脊5-7遍 + 按揉足三里200次 + 擦脊柱(从下往上擦至透热)。
四、注意事项
1. 时机:饭后1小时内不宜操作,建议空腹或睡前进行。
2. 禁忌:皮肤感染、骨折、出血倾向、急性炎症或肿瘤患儿禁用;不明原因哭闹时先就医。
3. 力度:婴幼儿皮肤娇嫩,手法需轻柔,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。
4. 观察:若操作后孩子不适或症状加重,立即停止并咨询医师。
日常保健可每周2-3次,调理问题时连续操作3-5天,效果不明显需就医辨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