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建闽医堂小儿推拿培训班保健按摩培训中医养生培训招生信息——
小儿腹泻通过推拿穴位,可起到健脾和胃、消食化积、调节肠道功能等作用,从而缓解症状。以下是常见推拿手法:
1. 补脾经:
- 位置:在拇指桡侧缘,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。
- 操作:将小儿拇指屈曲,沿着拇指桡侧缘自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,每次推200 - 300次。
- 功效:健脾和胃,消食化积,多用于小儿脾胃虚弱、积食等导致的腹泻。
2. 清大肠:
- 位置:在食指桡侧缘,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。
- 操作:从食指尖向虎口方向直推,每次推100 - 200次。
- 功效:清利肠腑、导滞通便,可治疗湿热积滞引起的腹泻,伴有大便干结、腹胀等症状。
3. 揉板门:
- 位置:在手掌大鱼际平面。
- 操作:用拇指指端揉大鱼际平面中点,每次揉100 - 300次。
- 功效:健脾和胃、消食化滞,对小儿消化不良、食欲不振、腹泻等有较好疗效。
4. 逆时针摩腹:
- 位置:整个腹部。
- 操作:用手掌或四指,在小儿腹部做逆时针方向的环形摩动,每次摩腹3 - 5分钟。
- 功效:健脾止泻,适用于虚寒性腹泻,有温养脾胃、促进消化的作用。
5. 揉龟尾:
- 位置:在尾椎骨端。
- 操作:用拇指指端揉龟尾,每次揉100 - 300次。
- 功效:通调督脉、调理大肠,对腹泻、便秘等肠道疾病均有一定疗效。
6. 推上七节骨:
- 位置:在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成一直线。
- 操作:用拇指桡侧缘或食、中二指面,自下向上推七节骨,每次推100 - 300次。
- 功效:温阳止泻,多用于虚寒性腹泻。
在进行小儿推拿时,室内温度要适宜,一般保持在25 - 28℃ ;手法要轻柔,力度适中;推拿时间以15 - 20分钟为宜,每天1 - 2次。如果小儿腹泻症状严重,或持续不缓解,应及时就医,明确病因,以免延误病情。
也要当面请问孩子腹泻多久了?大便是什么样的,是稀水样、蛋花汤样还是其他性状?有无发热、呕吐等伴随症状?等等